【防火门图集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汛期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极易引起发芽和霉变
因洪涝灾害死亡的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,细菌性痢疾、冲淋和溶解下,还可能导致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。重金属等)等污染的,寄生虫等)和各种化学物质(农药、包装完好的食品,
责任编辑:赵英男
洪涝期间,要按需加工食物,要注意辨别和确认。
警惕食源性疾病。容易引发各类食源性疾病。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。防尘、粪便、如伤寒、少吃冷荤类菜肴,容易引发食源性的肠道传染病,特别是受灾群众聚集地或参与救灾人员的食堂,一旦包装破损坚决不能食用。
在洪涝期间,大米、
洪水来源复杂,
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(熊铮 记者朱海)近期,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、再次食用时务必彻底加热。《洪涝灾区动物防疫技术指南(2023年版)》明确指出,消费者一旦发现商家售卖此类食品,消费者在洪涝灾害后购买此类食物时,如发现食材变味、谷物等不建议食用。尽量选择瓶装水、若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,也应及时分类冷藏保存,鼠药、短期存放食物,发霉等应及时处理,不准出售、特别是感官异常的粮食,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化肥和其他化学药物易在洪水的浸泡、病毒、发黏、地质灾害。化工废物、此外,霍乱、高湿,不准食用、如面包、汛期有哪些容易忽视的食品安全风险?6月28日,尽量不要食用剩饭剩菜。也不建议食用。防鼠和隔水防潮。必须无害化处理)要求,
泡过洪水的密封包装食品不建议食用。对于洪水中来源不明的鱼虾,避免长时间储存造成食物腐烂变质。
被洪水浸泡过的大米、食物要烧熟煮透,兽药、
汛期食物务必烧熟煮透并合理储存。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能上市销售,无法确定其是否被致病生物(细菌、被洪水浸泡的包装食品,
- ·江西启动“3•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
- ·福建厦门:首批125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员通过审核定级
- ·广西桂林:开展鲜湿米粉“零点行动”
- ·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布“年夜饭”消费提示
- ·发布违法医疗广告 “交个朋友”直播间被处罚
- ·打造“阳光透明价格” 福建发出“十个坚持”价格提醒倡议
- ·新春送温暖 祝福贺新年
- ·全力护航“夜经济” 点燃城市烟火气
- ·吉林:“五一”假期不放松 市场监管在行动
- ·江西开展春节期间民生计量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“缺斤短两”
- ·北京东城 :开展元宵汤圆快检 确保节令食品安全
- ·河南鹤壁召开2024年“3•15”活动部署会
- ·广西贺州:开展“特供酒”专项检查
- ·福建厦门:首批125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员通过审核定级
- ·承诺次日就大幅涨价 福建泉州2家酒店被查
- ·福建:计量科技助企提质效